腐女/张颂文粉丝/玩bjd

心大,唯一雷点是耽改。

会无遮挡直发耽美相关,介意慎点
 

谈一点常识性错误。(随改随删)

嗱嗱嗱,我来给第五补充一咪咪:

首先要明确下概念:

简化字:指新中国推行的一次简化字。
简体字:指异体字中字形比较简单的。或作为文字术语,和“正体字”对立。
繁体字:指异体字中字形比较复杂的。或作为文字术语,和“简化字”对立。

然后呢,异体字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,通假字是同一个字的不同表示方法,它们在古代和正字对立。也就是说,古代是有统一的汉字字形的哦。不过正字的推广力度,和中央集权、文化势力强弱是有关系的ORZ。而且在古代,由于造字因素的不同、地域阻隔、字体演变、民间俗字速记字的使用、还有传抄纰漏,异体字、通假字、新造字的出现基本是必然的,不是什么故作清高、迂腐卖弄,所以大家不要再拿茴香豆四种写法说事了好嘛,有电脑有爱疯有搜狗输入法了不起咩?

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简化字,一些是承袭古代的简体字, 一些是合并字,一些是新造字,还有一些是根据草书字形复制粘贴过来的。这里需要说明一下,草书字形,是以美观为基础,并不符合造字原则, 比如“诉说”对于「訴說」,它们在古代并不是所谓的“简体字”,它们甚至不能算是另一“字”,而是另一种书写方法。所以,看书法作品的时候,千万不能说,“古人也在写简化字欸。”

还有合并字,这是简化字一个比较尬的现象。让两个同音字共用一个皮囊,而实际上这两个字在古代都有,只不过是两个意思。如后和後,后其实不是後的简体,它是另一个意思哦。 后在甲骨文就有了, 《说文》:“象人之形,施令以告四方”。 而在金文中,它表示王侯的意思,再往后,引申义增加。《周礼·大宗伯》:“王大封,则先告后土。”而後,丝线缠着脚趾,人行走在路上,这就是拖后、落后的意思嘛。

对于古人来说,异体字是很多的,如我们现在使用的“万”字,它最早出现于甲金文中,并且在殷商的卜辞中就已经由于同音而被假借成为「千萬」的萬字了哦。而在唐代 《干禄字书》中,「萬」和“万”同被列为正字哦,就是说,对于唐人而言,这两个字没有繁简之说,它们的关系就好像现在的“唯一”和“惟一”一样。

还有一种更尬的情况,就是,甲骨金文中出现了某个字,或某个字的简写,碰巧和新中国的简化字一样,这就更不是“古人用简化字”了。这种现象被称为“同形字”。


小彩蛋:

异体字互用这里有一个小例子,炅被用做热的异体,见《素问·举痛论》 ,全文炅、热并出,说明二字当时通用。裘锡圭巨巨猜想,由于热是后起形声字,可能古本《素问》全用炅,后人努力地改热又改之未尽,故而全篇炅、热错出😂😂😂

毛笔的笔,虽然被认定为简化字标准字,其实人家早在南北朝就出现了喎。是后人会意造出来替「筆」的。我们现在用的“笔”其实只是沿袭俗字啦。 「筆」,初文作聿,像不像手拿着一只笔笔在写字?后加意符竹字头。而笔,😂😂😂,竹子下面带着毛,这个造字我给满分。😂😂😂



再再小彩蛋:

目前为止看过的所有的耽美文,我只在耳雅太太的一篇里面看到过互称表字的……其实……我觉得咯,不称表字连名带姓,好像已经成了耽美圈约定俗成的二设了。这个没必要太纠结,毕竟这样才符合我们现代人的阅读需求呀。就好像,我们现在研究《庄子》,不是研究庄子一个人,而是庄子思想在各年代的新体现呀……(对手指,大家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,一定只能轻轻地怼我QuQ)

214782:

……就是闲的。


1、除非写架空,否则明朝前请尽量不要出现紫檀家具之类的陈设。硬木家具于隆万后有,明朝之前是没有紫檀黄杨黄花梨等细木家具的,因为,鲁门神器──刨子,没有出现。


2、明朝之前不泡茶,泡茶是对宋朝点茶的传统革新。
另外,古代中国人不喝红茶。红茶的历史只有四百年,且只供外销,中国人自己不喝,鸦片战争与中国红茶垄断出口有直接关系。
唐茶有考,口感大概接近云南青毛茶。且唐茶是真正的吃茶,茶叶研磨入水加佐料,姜桂椒啊啥的。
宋代茶式基本可以参照如今的日本茶道,不多谈。


3、金骏眉是很贵没错,但是金骏眉这种茶型才面世十年,是建国以后中国红茶重振世界高端红茶市场的一大力作,并没有可能出现在以往的任何时代……


4、大可不必凡见佛珠皆称小叶紫檀。小叶紫檀是近些年才炒起来的佛珠料,从前这种东西不以做细玩称贵,都是大户人家拆房子料。


5、输入法里的繁体汉字是标繁,古人的繁体有大量的异体字,简体字的很多写法取自章草简笔,不要一看到就以为抓到了古人的小辫子,大喊人家繁简混用或是字写错了。为避免尊严扫地,如果身边有学人,问问再发言,如果实在认不出来,不要吱声,自己回去翻翻书。


6、用典是传统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抄袭是两个概念,当然,也并不属于改编范畴。关于改编,阿绿举的一个例子很恰当:
清明时节雨,纷纷路上行人,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,有牧童遥指,杏花村。
──这才叫改编。
(我知道这一条纯属废话,但想了想还是写了吧。)


7、清朝之前,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鼻烟壶。


8、古人见面多称字号。同辈之间见面叫名字,是灰常,灰常,不礼貌的。


9、唐三彩是明器,即随葬品,古人不会在厅堂里陈列。(今天看节目,马先生又提一嘴,说这个唐三彩古代有出土,出土就砸了,晦气。)


10、谈起线装书了补一个。线装书在明朝中叶出现,往前元代多是包背装等,宋代则有卷轴装,蝴蝶装,经折装等,唐代有种书装挺好玩儿的,叫龙鳞装,也叫旋风装(此说存疑),裱得跟一溜倒了的多米诺骨牌似的。
另,宋版书的排版极其精美文雅,据我一个老师说,宋版书在拍卖行都是一页一页卖的,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夸张……(废话!)


11、唐前包括唐,龙的形象都是三爪。

查看全文
 
评论
 
 
热度(11064)
  1. 共28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 
上一篇
下一篇
© 孤独的狗|Powered by LOFTER